中國作協會員、閻良作協主席、著名鄉土作家冉學東歷時五年,精心打磨,三易其稿而完成的長篇小說《白駒》,已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,近日與讀者見面。這是冉學東繼《大荊塬》《谷風》《老關山》等長篇作品后的又一可喜收獲,凝結著作者的智慧與激情,執著與艱辛。
長篇小說《白駒》,描寫的是改革開放初期,關中腹地的一個小鎮上發生的故事。以抽渭八支渠的管理者老吉為發端,引出了一系列底層人物,他們的掙扎與奮斗,艱辛與輝煌,讓人時而感動,時而憤怒,時而嘆息,時而鼓舞。田園與城市,鄉村與機關,學校與企業,故事的發展盤根錯節,展示了一幅生動的風情畫卷。主人公趙淮安,經不住利益的誘惑誤入歧途,然終能幡然悔悟,走上正道,成就一番事業。小說直抵人性的弱點,推崇立人之本在于立德,該書的出版,對于人們深刻理解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及歷程,了解和直視農村的過去、現在及未來,有著積極的作用。該書還提醒人們防微杜漸,有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意義。
著名學者肖云儒讀了《白駒》后,點贊并評論說:“種下人生,讓家鄉的土地長出故事;澆灌性靈,讓祖居的村鎮講述長篇?!彼f作者是“在日常中發掘人物傳奇,在傳奇中暗藏鄉土歷史,又將歷史還原為精彩的生活圖卷?!?/p>
作家白描認為:《白駒》是社會大變革中農村生活樣態和人物命運的底層敘事,這里有時代波瀾,有日常生活的平庸和瑣細,有人們的夢想、希冀和追求,也有成功與失敗,迷茫和窒礙。作家是從農村走出的,他熟悉筆下的人物,關中農村賡衍千百年的中華文化價值取向,構成了作品審美觀念和精神表達的元色和基本支撐,文化道德標尺自始至終或明或暗滲透在作品之中,人物的命運故事足以引領讀者參悟人生,參悟生活真諦。
冉學東立足閻良,放歌大荊塬,一片深情寫家鄉,用心耕耘腳下這片生于斯長與斯的厚土,為家鄉的文學事業持之以恒、不懈努力,所做貢獻良多,有目共睹。他的作品歷來素以簡潔明快,富有生活情趣而贏得讀者青睞,被譽為陜西新銳作家之一。奇花盛開荊山,白駒馳騁原野,在祝賀的同時,我們也期待冉學東有更多更好的新作品問世。